招聘人才,偏好学历不如关注能力| 人民锐见 每日热点

来源:人民日报评论 2023-06-16 20:59:36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关键期,各地精准拓展岗位,优化指导服务,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。然而,部分用人单位“仅招第一学历名校生”“仅招全日制毕业生”等要求,让不少求职者望而却步;利用算法筛选简历,更是让出身普通院校的求职者很难被“看见”。用人单位“仅以学历论英雄”,让不少求职者既不解又无奈。

用人单位希望优中选优,招到最优秀的毕业生,本无可厚非。但可以自行设置招聘条件,并不意味着招聘行为完全不受约束。2022年11月,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相关通知,明确“不得将毕业院校、国(境)外学习经历、学习方式(全日制和非全日制)、本单位实习期限等作为限制性条件”。用人单位应遵循有关规定,对应聘者一视同仁,给予公平竞争的机会。

或是提出和学历相关的种种限制性条件,或是在暗中设置一些条条框框……现实中,一些用人单位以行使用人自主权为名,行学历歧视之实。究其原因,主要在于部分就业岗位竞争激烈,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。面对海量简历,用人单位出于降低招聘成本、提高招聘效率等方面的考虑,习惯通过“卡”学历这一相对简单的方式来进行招聘初筛。

用人单位所看重的“第一学历”“全日制”等条件,事实上只能代表应聘者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,并不足以全面反映其全面的真实能力。有的应聘者通过自学、考研等方式取得更高学历,有的还具有在不同单位实习的丰富经历,这些内容也是能力和才华的体现,是评价能否胜任岗位职责的重要参考,用人单位在甄选人才时应当加以考虑。

近年来,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,就业需求更加个性化、多样化。对于用人单位而言,需要摆脱用学历将人才标签化的惯性思维,招聘时重点考察人岗是否匹配,求职者对工作的认识、态度,关注他们是否有足够的发展潜力。尤其是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,要带头扭转“唯名校”“唯学历”的用人导向,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、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。这有助于促进平等就业,保障每个求职者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。

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,就业稳则民心安、社会稳。继续完善、细化法律法规,引导用人单位改进招聘方式、实现理性用工,才能让更多人才脱颖而出。

(人民日报中央厨房·思聊工作室·曾校)

x

热门推荐

招聘人才,偏好学历不如关注能力| 人民锐见 每日热点

2023-06

轻柔洗是什么意思_轻柔

2023-06

高淳固城街道多部门联动深入开展反诈宣传

2023-06

智明星通定向发行89.4万股股份 募资总额3792.35万元|当前视讯

2023-06

玛丽莲 middot 梦露到底是怎么死的|全球即时

2023-06

下载学浪视频到本地教程

2023-06

机情问答:夏天手机发烫咋办?选机有必要加钱上1TB?-每日动态

2023-06

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吉林监管局党委书记、局长高飞接受审查调查

2023-06

环球速看:suprise怎么读_suprise

2023-06

全球最资讯丨望尽天涯路昨夜西风凋碧树原文(望尽天涯路)

2023-06

推荐阅读

山西2021年度发放国家助学贷款逾29亿元 助40万名学生圆大学梦

2021-12

伪造事故赚取“差价” 机动车骗保成诈骗犯罪重灾区

2021-12

内蒙古满洲里新增确诊34例

2021-12

张家口崇礼全力做好冬奥测试赛服务保障工作

2021-12

咖啡、啤酒、盒饭……早出晚归的打工人 寒夜的便利店有故事

2021-12

云南涉疫医疗废物实现“日产日清”

2021-12

对话“贩毒”母亲:不认罪正申诉,盼抗癫痫药物氯巴占可合法购买

2021-12

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刘晓黎被开除党籍

2021-12

湖北省委政法委原副巡视员汪宗兴接受审查调查

2021-12

利用游戏平台设线上赌场 江苏一犯罪团伙涉非法牟利数百万元被连锅端

2021-12